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持久严重的缺血性坏死,临床上认为它是在冠状动脉粥祥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完全中断,少数可有冠状动脉痉挛、炎症、栓塞、畸形等。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生前多有先兆,表现为数日内胸部不适、胸闷或心绞痛发作频繁,性质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表现为剧烈胸痛,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更剧烈且持续不能缓解。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堵塞,引起局部心肌坏死,称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多致病人都有心绞痛的病史,近期加重或频繁发作。起病急骤,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时间长,且大汗淋漓。有时疼痛可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肢。亦可表现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疼痛严重,用硝酸甘油不能使其缓解,需用吗啡或杜冷丁才能制止疼痛。心电图出现异常的持久的Q波或QS波及持续一天以上的渐进性的损伤电流。血清酶(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红蛋白均增高。

应早期识别心肌梗塞,如果心绞痛病人短期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病人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每次发作时间延长并超过15分钟,一般在半小时以上或数小时,有时甚至1~2天;发作时经适当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病情突然发作,多伴有呕吐,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平时血压正常或高血压,此时突然下降。具有上述表现者均可认为本病的先兆或已经发生了急性心肌梗塞。

近年来,人们发现,凡4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生原因不明的胸闷、伴恶心、呕吐,大汗或心衰以及严重心律失常,或原有高血压而又突然显著下降,无论有无胸痛,都应考虑心肌梗塞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抽烟、饮酒是造成本病的危险因素。另外,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条件改善,以及缺乏运动及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年轻人患本病也逐年增多,我国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