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意识形态学习资料】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就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可表述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从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从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实际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就已经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也确认了这一表述。
那么我们要问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这对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具有怎样的启示?现在,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生动实践,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必须持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党坚持和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因此在新征程上,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持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改革开放以后一个时期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等重大判断,全面深化了对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的认识。而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等,在实践中也充分贯彻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要求,发挥其实践威力。同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要求贯彻到意识形态领域,就体现为党坚持和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为了更好阐释党坚持和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问题,从理论判断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可称为“极端重要论”。从现实要求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可称为“牢牢掌握论”。
“极端重要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角度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廓清了一段时期内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模糊认识。而“牢牢掌握论”则是“极端重要论”在工作领域的延伸,它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要求、方向底线等重大问题。这“两论”协同发力,为在实践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扫清了障碍、理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有学者指出,在现代政治语境中,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政党政治具有天然同构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
至为重要的部署主要是制度机制性的,包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出台《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以及压紧压实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责任、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等。这些重大部署,解决了长期以来“意识形态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怎么督促去抓”等问题,是党的全面领导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由此,我们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得到的启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个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的核心问题,也是体现我国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问题。
二、必须继续做好正本清源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党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因此在新征程上,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继续做好正本清源工作。
意识形态领域点多、面广、线长,涉及历史与现实、学术与政治、国内与国外、网上与网下等各个方面,具有复杂性、易变性等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之所以一度晦暗不明、模糊不清,与此也有密切关系。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紧紧抓住“正本清源”这个关键与要害,从源头上厘清了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重要方面的原则性、方向性要求。
这种贡献主要是一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式的贡献。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领域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没有权威的声音,便会众声喧哗;没有雅音正音,便会产生许多杂音噪音。权威的声音和态度传递与表达得越充分、越明朗,整个社会的思想舆论便越有主旋律、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便知所趋赴,主流意识形态便立得越来越牢固。
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等等。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出席了很多与宣传思想工作直接相关的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所有这些都共同发挥了“正本清源”的重大作用。正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所指出的:这些会议和部署,“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
我们要看到,“正本清源”至为重要,但要有效有力做到“正本清源”并非易事。这是因为,像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等,在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上,都存在许多“硬核”理论与实践难题;有些难题在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是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贡献就在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事不避难、义不避责,以可贵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着力解决这些难题,并切实取得了“正本清源”的成效。这其中既有大无畏,又有大智慧。
比如,民主政治本来是一套复杂系统的政治工程,而在一些政治实践中却把民主简化为选举,又把选举简化为投票,从而严重背离民主要义。对此,2021年《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长期以来,民主本义被少数国家异化歪曲,‘一人一票’、政党竞争等西方选举制度被包装成民主的唯一标准。”无论这样的民主游戏怎样地被论证为民主,但实质上却难说是民主的。但是,这样的民主却被论证为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模式。
那么,怎样更为科学合理评价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能否”的标准,指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
因此,民主的评判标准是否只有一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实际上,关于民主政治,人们需要从形式与实质、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更深刻地进行思索。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在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造性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重大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和底气,2022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会见美国总统拜登时明确指出: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美国有美国式民主,中国有中国式民主,都符合各自的国情。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体现人民意愿,我们同样感到自豪。任何国家的民主制度都不可能至善至美,都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对双方存在的具体分歧,可以进行探讨,前提是平等交流。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这种在民主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识形态价值与贡献。这深刻启示我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直面党治国理政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而尖锐的思想理论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形成有学理性和说服力的回答,破除西方理论在这些方面的话语霸权,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揭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三、必须继续做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涵养水土”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因此在新征程上,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继续做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涵养水土”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对于意识形态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也就是要发挥“滋养”“涵养”的作用。如果说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可比作“植树造林”的话,那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就可比作“涵养水土”。“涵养水土”尽管是“植树造林”的基础性工作,但其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而且也是利长远、固根本的。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使全社会正能量充盈、主旋律激扬,如此,就能够造成一种固本养元、深耕厚植的社会思想态势与舆论氛围,从而使得种种不协调不和谐的声音消退下去。因此,我们党坚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重点就是,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并在这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中鲜明贯穿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列举了这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之中的重中之重者,比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列举的重大纪念活动包括,“隆重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从情感认同的角度看,这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使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精神塑造的角度看,使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了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认识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等等。这就使得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越来越为人们所鄙弃,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从理论思考的角度看,使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除此之外,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采取了许多有力的举措,包括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选树和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立的同时也有破。针对失德艺人、违法网红等具有很强社会影响力的群体,从道德和法律等层面加强监管和惩治,向全社会发出了越是公众人物越应当承担更大公共责任的强烈信号,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越来越具体而真切。
由此可以体会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谙意识形态治国智慧,采取一系列敦教化、正风俗、聚人心、强底气的重大举措,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浸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心基础和民风基础日益巩固。面向未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还必须在这些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四、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在新征程上,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了市场经济,实施了对外开放,且引入了不少西方思想文化元素,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出现了一些怀疑乃至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过时论”“无用论”甚至“有害论”一度甚嚣尘上,这不仅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引发了一定的思想混乱,甚至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看法也延伸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上,在事实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怀疑与抵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这种倾向如果不坚决制止,将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造成致命伤害,从而也就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致命伤害。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任务是“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其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性内容,又是对意识形态领域其他思想文化观点具有指导性的内容,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科学理论的特性所决定的。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既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必然要求。
正是坚持“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许多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的判断,如“革命理想高于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等。也正是通过这些论断及其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树立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国学者指出,实践证明,以创造性的精神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运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特殊价值,也反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样在二十一世纪树立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为一个需要思想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需要理论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贡献,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要深刻理解的是,意识形态工作不是抽象的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必须贴近人民群众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在解疑释惑中增进理解,在澄清错误中提高认识,在鉴别比较中坚定自信。因此,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才有了权威的思想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看待各种问题和矛盾才有了权威的思想认识武器,全党全国才有了强大的思想共识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发挥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满足人们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渴求,解决人们思想上的疑问困惑。比如,针对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而不能走别的其他道路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再比如,针对那种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此之前,这段话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句话从语义上说,重心是在论证马克思主义,并且这里被论证的马克思主义通常指向的是一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表述,其语义重心就转移到了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论证上来,其指向就从泛指转为了确指。
我们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依据解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就是要理解,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在某种意义上就反对了或者避免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认识。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会进一步发现,报告以“六个必须坚持”的表述,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这“六个必须坚持”所承载的理论功能或者意识形态功能看,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六个必须坚持”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发展,提供了原则遵循,而这样的原则遵循当然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
比如,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实际上,这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性、人民性的特征。再比如,强调“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强调“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这种“自我做主”的气概,与一切习惯于戴上精神枷锁、怠于增强精神独立性的言行,与一切不希望创造中国思想、不努力展示中国立场的言行,都是格格不入的。一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的:“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
总体上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自我前行的强大驱动力量,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功能。
五、必须不断发挥好意识形态工作鼓舞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因此在新征程上,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不断着力发挥好意识形态工作鼓舞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
有专家学者指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经济、政治等深度交融,呈现出紧密的相关性。无论是从意识形态的发展历史还是从意识形态的内在规律而言,任何主流意识形态都不能够仅仅依靠“自我证明”而保持长久稳固的地位。
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看,一方面,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重要反作用,特别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解释、说明、引领、合法化等作用,这些作用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仍然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对于党的作为与成就的认同。
由此可以说,我们取得的新时代伟大成就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于党的认同与支持。比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特别是“七个有之”问题,势必“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不满和义愤”。由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纠治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从而也必然进一步赢得了人民群众对于党的衷心拥护与支持。
再比如,《决议》指出,在生态问题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这样的状况不仅是个环境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由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必然也增进了人民群众对于党的衷心拥护与支持。
行动最有说服力,成就最有可信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
在讲到新时代伟大成就时,与实践成就可以并提的,还有理论成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对于长期存在的许多可能影响或导致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问题的重大主题,都给出了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解答,这在更深层次上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党的衷心拥护与支持。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再高明、再有成就的意识形态工作,都离不开经济基础领域的决定性作用。因而从更宽广的视野看,新时代十年党和人民事业发生的伟大转变、取得的伟大成就,才是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决定性因素。
面向未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还要着力于如何以实实在在的治国理政成就赢得人民。而为了更好取得治国理政的实实在在成就,意识形态工作完全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鼓舞精神力量的特殊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理论闭环。
六、必须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党高超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新征程上,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必须不断着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从对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要求角度看,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极端复杂的工作。操作把握得当,就能够收到良好效果;操作把握不当,则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因而这项工作对于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考虑到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教训,就更能理解和体会这项工作的不易。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有效有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以达到良好效果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表现出了高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是坚持“立破并举”。在“立”的方面,主要是就许多根本性、原则性、方向性问题提出要求、作出部署,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弥补了过去的许多空白。在“破”的方面,主要是强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当战士不当“绅士”,要明确反对和抵制所谓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观点,并且对意识形态问题频发多发、处置不力的单位和组织严肃追责问责,堵住了一些“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漏洞。
从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中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理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上已经深刻认识到,比“破”更具根本性的是“立”,比“揭批”更有说服力的是“建构”。因而,看到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进趋之势”,不仅要看到“亮剑”和表态,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一系列具有实质性意识形态意义的思想理论建设举措及其成果,扭转了在一些重大思想理论主题上一度被动的局面,从而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推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捍卫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有效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我们以这样的视角深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可以发现,除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直接相关的各方面以外,一些标志性的、具有意识形态实质意义的理论成果,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都在其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阐述。这些理论成果都极大增强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意识形态主动,从意识形态角度切入理解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可以获得相当丰富的思考和认知。
在论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在相当程度上映衬、揭露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偏颇和局限,特别是在政治伦理和发展伦理上的缺陷。同时,报告进一步阐明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虚假魅力及其作为话语陷阱的一面。
因此,注重“以内为主、内外兼顾”发挥好这些成果的意识形态功能,要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重点所在。
二是坚持“网上网下协同”。我们改变了过去重“网下”轻“网上”的缺点,在抓好“网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着重抓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强调“过不好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好长期执政这一关”,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正在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三是坚持“内外联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在坚持做好国内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我们以开放的气魄、宽广的胸怀面向世界,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介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筑牢“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的饱满形象。这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要深刻认识到,当今时代,我们是在一个开放的舆论环境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2022年初,一篇名为“‘认知战’已在中国网络空间打响”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文章围绕乌克兰局势形成的一些舆论争论进行分析,正式揭示了“认知战”或者“认知战”舆论传播模式已存在于中国网络空间这一基本事实。
说起来,不同立场的人对同一事物拥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且在某种意义上,看法和观点的多样性,是一个社会思维活跃、富有创新力创造力的表现,如果只有一种声调,恐怕也不见得是好事,正所谓“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同时,持有不同看法和观点的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进行积极有益的交流讨论,并在交流讨论中逐步扩大共识、缩小分歧,最终形成大体一致的意见,进而形成支持或者反对某种政策决策的呼声和行动,这也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在这样的“协商型”舆论氛围中,即便持有不同观点和看法的人们,因为利益分歧、观念分歧甚至话语分歧而一时达不成一致,也不会因此而形成对立的甚至敌对的立场和情绪,而是对未来协商继续保持开放性态度,也就是说,互相之间总是保持理解、谅解、包容的空间和余地。
然而,“认知战”并不是一种“协商型”的舆论氛围,有的人利用中国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利用竞争性真相存在的多样性,利用人们的思维模式的多样性,采取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法和策略,故意破坏主流舆论的形成,故意消解正能量的聚合,故意削弱主旋律的权威,故意扩大本不显著的观点和看法上的分歧,由此形成某种对立性乃至“敌对型”的舆论场。
由此可见,只有拥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才能在一个被深刻扰动的舆论场中,在若有若无、若明若暗的“认知战”中,不至于被乱花迷眼;只有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才能在一个被深刻扰动的舆论场中,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因此,面向未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除了坚持和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条主要经验之外,还要再增加一条,那就是:强化“认知战”思维和开展“认知战”能力,这已经成为不断着力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主任、教授】